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购房合同违约责任有哪几种形式

买房是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希望能顺利收到满意的房子。 但是购买合同中发生违约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那么,违约的责任有哪几种? 适用条件是什么呢? 今天,向律师编辑详细介绍具体内容。

(一)退房

退房是严惩开发商违约行为的手段。 从目前的法律环境来看,可退房条件主要包括法定条件和约定条件两种。 法定条件主要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商品房买卖合同》退房的法律规定。 约定条件主要是指购房人与开发商约定可以在《担保法》退房的条件,通常约定的退房情况包括套型与设计图纸不符、房地产商擅自变更规划和设计等。 这里重点介绍违反法定合同的退房情况。

1 .逾期交房超过一定期限。 开发商逾期交房的,购房人有权要求解除合同、退房、返还楼房价款和利息、赔偿损失。 当然买家也可以不解除合同,只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该买家有选择权。 开发商逾期交房未超过合同规定期限的,购房人不能退房,只能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2 .房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无法修复或者修复仍不能达到约定的质量标准的,购房人有权退房。 房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标准的,主要表现为装修不符合约定的材质、规格、布置、结构等,经修复能满足约定,购房人不能退房; 无法修复或者修复仍不能符合规定的,购房人有权解除合同,退房,要求返还楼花价款和利息,并要求开发商赔偿其他损失。 有些合同没有对房屋质量制定具体标准,认定原则是是否符合居住、使用条件。 该房屋不符合居住、使用条件的,开发商构成根本违约,购房人有权退房并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

3 .由于开发商的过失,购房人无法按照合同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 无论是预售还是现房交易,因开发商方面原因致使购房人无法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开发商根本违约,购房人有权要求退房。

(二)定金

我国《担保法》将定金视为与担保、抵押、质押、留置等齐名的担保方式之一,并设专章对其进行了规定。 我国《关于适用》中的定金兼论违约定金和保证金的性质和作用。 但在商品房买卖实践中,买受人支付定金的目的是保证自己与出卖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从这个作用看,该定金应该属于合同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担保的,支付定金的一方拒绝签订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定金的接受方拒绝签订合同的,应当加倍返还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还规定,出卖人以认购、订购、认购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担保,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应当依照法律有关定金的规定处理。 因当事人双方不能归责的事由,不能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退还给买受人。 可见,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立的保证金得到了相应的保护。

(三)违约金

最高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因过高请求减少的,应当按照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适当减少。 因低于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发生的损失而增加请求的,应当按照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的金额。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没有规定违约金额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约金额或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支付的,按照未支付的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提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房屋使用的,按逾期交付房屋使用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或者有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区同类房屋租赁标准确定。

(四)损害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出卖人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买受人利益的恶意违约、诈骗等行为,明确规定“可以使出卖人承担不超过购买价款2倍的赔偿责任”。 具体情况包括: 第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出卖人在不告知买受人的情况下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是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售给第三人,故意隐瞒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书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书; 第四,故意隐瞒所售房屋被抵押事实; 第五,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卖给第三方或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因这五种情况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要求返还已经支付的购买价款和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要求卖方承担不超过已支付购买价款2倍的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买方最终无法取得房屋的情况下才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 该惩罚性赔偿规则与《解释》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消法》的惩罚性赔偿规则适用于违约行为和欺诈行为,《解释》的惩罚性赔偿规则仅适用于欺诈行为。 同时两个“欺诈”的范围也不同。 《消法》的“诈骗”仅限于隐瞒真相,《解释》的“诈骗”包括隐瞒真相和捏造事实。

2. 《消法》和《解释》关于赔偿的标准不同。 《消法》规定“可以向出卖人要求购买价款2倍以下的赔偿责任”,0103010规定“应当按照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2倍赔偿”。 很明显,两者对承担赔偿责任的一方的要求不同。 商品房的买受人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但不一定要得到法院的支持,得到法院的支持,具体金额也不确定。 对于普通商品的购买者来说,获得确定的惩罚性赔偿的概率要高得多。

因此,既要认识商品房买卖惩罚性规则的适用范围,又要充分考虑适用该规则的成本和效益,实现权利救济过程中的效益最大化。

以上是小编对购房合同中违约责任内容的整理。 希望能帮上忙。 一方违约,其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退房、支付违约金、双倍返还定金、赔偿损失等。 如果有法律疑问,请打电话咨询律师网站上的专业律师。 我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来回答。

无相关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