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刑法 > 刑法常识

挪用公款罪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缓刑呢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擅自使用公司公有财产的行为,某行为人有挪用公款行为的,一经发现,将受到法律制裁。 会因犯挪用公款罪而被判缓刑吗? 这里,和律师编辑一起理解内容吧。

挪用公款缓刑罪有几种情况

一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二,罪犯确实悔改了,法院认为不拘留也不会危害社会

其三,罪犯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主要分子。

挪用50万数额巨大,如无其他较轻情节,难以判处3年以下,难以适用缓刑。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l .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 .挪用公款1万元至3万元以上,个人进行营利性活动的;

3 .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金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不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上述金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人本人使用和他人使用两种。 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 多次挪用公款,其后挪用的公款返还前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的金额按案发时未还的金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用人单位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取得挪用款项的,对用人单位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挪用公款罪被判决的,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即可。 可以对行为人判处缓刑。 如果有更多关于挪用公款罪的法律知识,例如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认定等,可以在律师网站的相关栏中了解。 你也可以就你的问题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无相关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