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刑法 > 刑法常识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案件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抢劫、盗窃等暴力犯罪时,往往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反抗。 这也在正当防卫的范畴内。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受害者会因激烈的抵抗而死亡对方,这是防卫过度。 受害者如果防卫过杀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下面编辑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相关论述。

一、我国法律对国防是如何规定的?

《刑法》第二十条对正当防卫作出规定,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出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防卫时,具有什么特征?

过度防卫是指防卫行为造成过多严重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防卫有两个特征:

1、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防卫行为应当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 关于防卫过度的量刑,中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按照法律规定,对事实上的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行为,不存在防卫过当。 正如你所说,对方3人携带凶器入室行凶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杀了行凶者也不属于防卫对象。

三、如果对方因防卫而死亡,如何判断?

防卫过度导致对方死亡的,涉嫌故意杀人罪。 依照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防卫构成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决定什么情况下减轻、减轻多少、什么情况下免除处罚,一般要综合考虑防卫的具体目的、过当程度、罪过形式、防卫行为所保护权益的性质等因素。 此外,服刑期间制止他人犯罪立下了丰功伟绩,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减刑幅度为:如果真的悔改或者立功,一般一次性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 确有悔改立功或者有重大立功的,一般每次减刑不超过两年有期徒刑。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悔改表现突出或者立功的,一次减刑不得超过两年有期徒刑。

如上所述,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被害人对被侵害的行为有防卫过的,应当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量刑时应当酌情从轻处理。 法律责任也分为很多情况,例如为了防卫受害者而对杀人负有责任的情况等,遇到抢劫、抢劫等暴力事件时,即使不小心导致对方死亡也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无相关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