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法律

让法院判多少还多少

刑事拘留起至法院判决*长时间是多久

编辑:左岸

导语:

一旦涉嫌刑事案件,公安机关认定确有必要的会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那么从刑事刑事拘留起至法院判决*长时间需要多久呢?

一、刑事拘留时间一般是多久?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公安机关实施拘留后,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会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提请时间一般是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而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所以,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以及检察院作出是否批捕的时间,拘留的时间*长三十七天。

二、那么逮捕后的羁押期限又是多长呢?

(一)一般案件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二)特殊情况

下列案件在前述的期限届满后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三)可能判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如果是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上述第二种特殊情况延长期限届满后,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综上,犯罪嫌疑人在被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长是七个月。

三、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一般是多久?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所以,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长是一个半月。

四、法院审理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特殊情况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高人民法院批准。在法院审判阶段,对于一审案件的审限*长是是六个月。

总的来说,从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起至法院判决*长时间可能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如果有改变管辖、补充侦查等情况的,时间可能另行计算。

欠债几百万无力偿还会被判多久

欠款不还,只是

民事纠纷

,并不涉嫌刑事犯罪。只有当对方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情况下,会涉嫌

拒不执行判决

《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

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

《民法通则》

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

《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

、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检察院量刑三年零六个月,这种情况法院会判多久

这实际涉及的是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对法院量刑的约束力问题。

以2018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正为标志,

第三次修正之前和修正之后,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对法院量刑的影响有巨大差别,几乎是180°的大转弯。

一、2018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正之前的状况:法检总体和平共处

在刑诉法第三次修正之前,刑诉法、刑诉法解释,以及其他刑事诉讼类的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法院对于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应遵循何种原则或如何选择判断。也就是说,法院对于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如何判断和取舍,是法院的量刑裁量权,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对于法院的量刑没有法律约束力,法院和刑事法官对量刑建议有很大的取舍权,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有点像是"说说而已"。

实践中,直接产生两个现象

:一是检察院对量刑建议持消极态度。

检察院和出庭的公诉人多数时候是关心和重视定罪,并不重视提出量刑建议,甚至在很多案件中,公诉人干脆不提量刑建议。即使提了量刑建议,也是提出一个有较大的幅度的量刑建议(比如三年以上四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检察院对于法院是否采纳其量刑建议,除了认为量刑明显畸轻畸重会抗诉外,对于其他情况,公诉人几乎不关心。

检察系统也没有关于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情况的考核。

检察院和公诉人自然也没有必要对量刑建议较真,没有必要增加自己的工作量,甚至自寻尴尬、自找没趣(因为如果公诉人提了量刑建议,没被法院采纳,公诉人也会没面的)。

第二个现象就是,

法院对检察院量刑建议的采纳率比较低。

其中原因

,一是直接源自于量刑建议对法院量刑没有法律约束力,法院对量刑建议的漠视。二是检察院作为指控方,会习惯性地提出更重的量刑建议。

如果检察院所提的量刑建议更轻,法院量刑更重的话,检察院和公诉人是会有压力的,会被质疑为放送犯罪的。所以,与其遭致放松犯罪的质疑,那还不如干脆提出更重的量刑建议,反正即使更重的量刑建议不被法院所采纳,对公诉人的绩效考核也没有影响。同时,基于控辩双方职责的差异(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矛盾和对立),在法庭审理时,辩方永远都是提出无罪或罪轻的意见,基于对立面的控方会本然地提出相对更重的量刑意见。久而久之,

检察院自然而然就会倾向于“就重不就轻”的量刑建议。

如此,法院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的可能性就不大。因为如果法院采纳了检察院更重的量刑建议,被告人认为法院判重了,是肯定会上诉的,何况对于被告人上诉是不加刑的。但是,被告人上诉率高的话,一是会增加法院和法官的工作量,二是一旦被改判,会影响一审法官的绩效考核的。所以,

一审刑事法官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与检察院刚好相反的量刑习惯——“就轻不就重”。法院对检察院量刑建议采纳率较低的第三个原因,公诉人的量刑建议偏差较大。

因为公诉人长期习惯性地不重视量刑建议,对量刑建议被采纳与否也不重视,那么,其在提出量刑建议时,很可能也不会投入较多精力去认真考量和权衡,由此提出的量刑建议一般会有较大偏差,被法院采纳的概率也自然会低了。

总体而言,在这一阶段,由于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对法院的量刑没有法律约束力,检察系统也没有关于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率的考核,法院与检察院、刑事法官与公诉人在量刑的问题上可以实现“和平共处”,不管是作为单位,还是作为工作人员,都不会因量刑问题而产生较大的矛盾。

二、2018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正之后的状况:法检从冲突到缓和

《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正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增加了认真认罚从宽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认罪认罚的案件,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对于法院的量刑具有巨大的约束力,即除了法定除外情形,只要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没有“明显不当”,法院“一般“应当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但是何谓”明显不当“?”一般“又是何意?均不明确,自然会造成法院和检察院对待量刑问题的争议和冲突。

真正激化法检两家的矛盾和冲突,始于*高检在全国检察系统推行的两项考评:

一是认罪认罚程序的适用率(基层检察院不低于90%);二是精准量刑建议被采纳率(一般要求不低于70%。所谓精准量刑,就是要精确到点,不能有刑种的选择和幅度的选择)。

一旦列入考核,并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检察院和检察官就不可能再像原先那样消极对待量刑了,而是会极力争取更高的认罪认罚适用率、更高的精准量刑建议被采纳率。也就意味着,检察官不可避免地要与法官的裁判权发生冲突,法检的冲突和矛盾也就不可避免。

法检针对量刑问题冲突的典型案例:2019年北京余京平交通肇事罪案。

余京平在检察院审查起诉时认罪认罚了,一审也是适用认罪认罚程序进行审理(一审判决书虽然没有明确讲适用认罪认罚程序,但判决书引用了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也就证明了一审确实是适用认罪认罚程序)。那么,正常按照刑诉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一审法院应该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可是一审法院没有采纳检察院的缓刑建议,而是判处了二年的实刑。余京平上诉,检察院抗诉。二审法院不但没有采纳检察院的缓刑建议,还在一审二年的基础上,加重到了三年六个月。

该案一案经曝光,引发了巨大的争论,吸引了太多的舆论,很多刑诉法学研究者发表了意见,大多是对法院做法的批评意见,认为法院存在诸多违反刑诉法规定的情形(话又说回来了,学者们不探究冲突的更深层次的缘由,单纯就程序说程序解决不了问题的)。倒是各级法检的人都保持沉默了,因为法检的人自然明确其中的缘由,意气之争大过对诉讼程序之争,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2019年,北京两级法检在余京平交通肇事案上的掐架,是法检两家在认罪认罚案件的量刑问题上冲突已久的集中爆发的表现。其他地方的法检,同样也存在冲突和矛盾,甚至比北京更为激烈,只不过其他地方法检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和矛盾没有如此公开,不为圈外人所知晓。有些地方检察院甚至都不走正常的抗诉程序,而是直接向法院下达了《纠正违法建议书》,问题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比抗诉严重多了。

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冲突后,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恶化,全国的地方法检,从省、市、县(区)的法检都制定了更为详细的衔接和沟通机制,这才缓和了矛盾(虽然2019年10月,“两高三部”也制定了《关于适用认罚认罚的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但是这个指导意见不但没有解决法检对量刑问题的矛盾,反而强化了检察院的“精准量刑建议权”。各地其实还是按照本地达成的不同的缓和方案在操作)。目前比较可行的缓和措施

:一是强化检察院量刑建议的说理和依据。

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时附带具体的理由和依据(这个书面材料只给法官看,不会出示给辩护人和被告人看),检察官参照法院已经实行了十多年的较为成熟的量刑规范化操作,对每个认罚认罚案件的量刑建议,给出具体的起点刑、基准刑、调节刑、裁量刑等,这样细化后,方便法官评判量刑建议是否属于“明显不当”。即使存在争议,也知道具体的争议点在哪里,到底是起点刑不合理,还是基准刑、调节刑、裁量刑等不合理。这个措施,在实践中还是很有效的的办法。但是因为检察系统长期没有使用量刑规范化的经验,初期仍然还是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

第二个可行的举措,对于量刑稍微复杂,可能会产生的争议的案件,强化事先沟通机制。

检察官在与被告人达成认罪认罚合意,提出量刑建议之前,先听取刑事庭办案法官的意见,先与刑事庭办案法官进行大致的沟通,消除较大的争议。

回到所提问题。从检察院量刑建议“三年六个月”来看,很可能是适用了认罪认罚程序,进而按照2019年“两高三部”发布的《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提出精准量刑建议,那么,在实践中,该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的概率极高。

无相关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做为行动指导,本站只是转载信息,不为访客形为负责,如果法律咨询点击底部咨询律师按钮,本站特邀律为您回电解答。如内容和信息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点网站底部联系我们:发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