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同 > 合同违约

民法典中解除合同的违约金应怎么处理法律依据,在合同解除条款中约定违约金

的合同依法成立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发生法定情形的,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终止。 民法典中解除合同的违约金应该如何处理?富华法律网络编辑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民法典中解除合同的违约金应怎么处理

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后,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处理违约金。 没有约定的,一方违约解除合同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中止履行。 被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要求赔偿损失。

因违约而解除合同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保证人也应当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承担保证责任。 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金】当事人一方违约时,可以根据违约情况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减少。

当事人迟延履行约定的违约金的,违约方应当在支付违约金后履行债务。

二、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1)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条件达成的;

)2)当事人协商一致

)3)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4)履行期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仍未在合理期限内履行的;

)6)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行使权利的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的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不在合理期限内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8)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的,应当通知对方。 合同在通知送达对方时解除。 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合同解除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通过上述分析,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处理违约金。 没有约定的,一方违约解除合同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 需要法律帮助时,读者可通过富华法律网咨询。

无相关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