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刑法 > 刑法常识

如何解决农村土地转让合同纠纷问题

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重要的土地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可以转让其名下的土地部分农民法律意识不强,在进行土地出让时,口头协议代替合同,或者合同条款不完整,容易引发纠纷。 那么,如何解决农村土地出让合同纠纷? 下面的编辑简单向大家说明。

一、如何解决农村土地出让合同纠纷?

1、当事人协议

协商解决纠纷,是发生土地流转纠纷的当事人双方在以其他方式解决纠纷之前,首先在自愿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直接协商,自行解决双方之间的纠纷。 当然,在以其他方式解决争端的过程中,只要双方当事人愿意,可以继续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端。 通过协商的方法解决纠纷,可以大大减少双方当事人解决纠纷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有利于及时解决矛盾,维护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2、双方调解

土地流转纠纷中,双方当事人不愿意协商解决的,或者协商解决纠纷不成的(如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一致后,一方当事人有反感的),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调解是我国解决民间纠纷的传统方式,通常是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相互信任的第二人作为调解人,了解纠纷情况,从中调解,说服当事人相互理解,作出适当让步后,双方一致解决纠纷。

3、仲裁机构裁决

发生土地流转纠纷的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的,调解不能解决纠纷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考虑到劳动争议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有一定的特殊性,《仲裁法》第七十七条:“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 ”

4、法院诉讼

土地流转纠纷中,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保护自己的权益。

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参考司法解释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文件,审理案件,查明事实,依法判决,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依法直接作出判决,要求仲裁机构重新仲裁,而不是撤销仲裁裁决。 也就是说,当事人不服判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判决自动失去法律效力,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解决纠纷。

二、土地转让纠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土地流转中发生纠纷的原因:土地承包权不清。 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之间的纠纷可以归结为承包权不明确引起的经济纠纷。 随着国家对农业税的取缔、农业补贴的实施以及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益明显提高,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增大。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纷纷返乡务农。 返乡农户原有土地的现经营者也不愿意因收益增加而放弃土地经营权。 由于对同一块土地的承包权不明确,引起了农户之间的纠纷。

农民缺乏维权意识和法律知识。 我国《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土地流转手续,但在生活实践中,许多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方式、手续并不熟悉,多采用口头协议形式,缺乏必要的书面形式,致使土地流转行为在实践中不规范,得不到法律的维护因此,容易发生纠纷,一旦发生纠纷,如果没有书面证明,就很难知道双方当事人土地流转的真实情况。 农民利益缺失时,由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轻视、感性化思维,自身利益得不到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农民之间转让土地时,如果对合同条款存在重大误解,容易发生土地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作为合同当事人,应该选择先协商解决矛盾,如果不能取得效果,可以要求村委会进行调解。 在村委会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农民也可以选择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解决,这些都是合法合理的手段。

无相关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